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党委 李宇凯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强调:高等教育要回归初心,以“本”为本,培养人才。新时代赋予了高校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
近年来,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大力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和“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优良院风,推进实施王焰新校长提出的“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
1、统筹规划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跨专业交叉培养人才机制。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学习借鉴国内外名校关于人才培养的好经验和工作案例,设计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促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人才。如精选优质课程,科学开设辅修课表;推行科研项目参与制、以讨论班报告会形式进行跨专业教育渗透;鼓励跨专业选修课的学分认定等。通过这些管理制度的实施,理顺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机制,激发员工的兴趣和创造性, 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员工自觉地投身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潮流中。
2、科学建构交叉融合型师资队伍。近年随着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员工的科研方向呈现出跨学科性的特点,这为建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队伍保障。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立足于建构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学科架构,这样才能够实现学校提出的基础要厚实,专业求精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大力支持员工跨学科跨专业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尤其是依托地球科学等优势学科和平台,借鸡生蛋,借力发展。从而为员工创造跨学科融合的氛围,获得多维学术视角的可能,登上全面发展的舞台,进而从根本上落实跨学科专业培养的理念。
3、着力完善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认真谋划设计,对照《国家标准》,按照“数理+”的思路,结合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细致开展对标工作,对照修订。同时,广泛听取企业、用人单位反馈,大力推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推进学科交叉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活动开展,深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加强与行业、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等的合作。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大数据”、计算机科学等内容,在实践环节中拓展了“武汉厚溥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实习基地,着力打造创新实践能力强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互联网+”人才,2016年和2017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达到100%。
二、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培养
1、把好科研人才的教学关。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是承担全校基础课教学的主体单位,历来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拥有一支师德师风优良的师资队伍,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长期坚持实施青年员工传帮带计划。充分利用名师资源,对所有新进人才实行“老带新、结对子、一帮一”。从各个基本教学环节入手,坚持做好课堂教学观摩,落实集体备课,设计课堂教学,举行讲课艺术座谈等活动,不断打磨提高青年员工教学水平。确保每一位走向讲台的教员,既是科研骨干,也是教学的行家。在全校每年举行青年员工讲课比赛中,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员工屡获佳绩,杨飞获湖北省青年员工讲课比赛二等奖。
2、促进教研相长良性循环。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出台了《员工发展与奖励基金管理办法》,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指导员工合理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避免部分员工进入科研是“硬指标”,教学是“软任务”的认识误区。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指导和推进科研的发展。科研是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提升,丰富和充实员工的教学内容。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努力实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的良性互动关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校级教学名师罗文强教授,不仅多次获评学校最受欢迎老师,也是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数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干将。“摇篮计划”获评者胡鹏副教授,不仅是青年科研骨干,也是获得全校青年员工讲课比赛第一名的教学标兵。
3、转化科研资源为教学资源。通过多年辛勤耕耘,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科研势头发展强劲,科教融合,将科研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资源是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一直以来的谋划的重点。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教相长,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将物理开放实验室和数学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放,把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纳入教材等措施,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特任教授张保成指导的本科生梁超同学,通过参与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到了系统的科研训练,专业能力提升迅速,大三时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T2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以此为基础,张保成教授指导梁超同学参与全国大员工“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梁超同学今年已保送清华大学物理系继续深造。
三、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培养
1、加大保障力度构建人才培养的闭环。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高度重视大员工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成立了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大员工素质能力提升专项计划》中明确制定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标准,先后出台了《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创新创业基地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员工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在用房条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划出60平米场地,投入近10万元,装修配备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创新创业基地,为员工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物理空间保障。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将大员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员工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视其为本科教育全新发展方向,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内容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的闭环。
2、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开设就业指导课,生涯规划课,创新创业系列选修课,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课程集群。面向全体员工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讲授创业基础等创新理念和创业理论,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员工创新创业能力。依托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创新创业基地,构建“项目+竞赛+创业”三位一体的第二课堂。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模块,鼓励员工毕业前在第二课堂教育平台中争取获得创新实践学分。员工可通过基地的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学科竞赛获得相应学分。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互联网+”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竞赛为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创业大赛。通过培训讲座、校友访谈、经验分享、“结对子”等活动为员工提供咨询辅导,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数理文化活动季实验展
3、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专业教育渗透。推动员工在专业日常教学中自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在继续实行员工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的基础上,世俱杯官方网站入口计划通过专业课程替代、实践活动考核等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在专业教育教学中渗透创新、创意、创造的理念。将员工的科研成果、学科前沿、企业创新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并有机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覆盖教学全过程,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